2026年《华夏星光》栏目组工作计划调整

2025-08-29 13:58 栏目组事业部

1494910200.jpg

《华夏星光》栏目组2026年工作计划调整


《华夏星光》栏目组2026年工作计划

为进一步弘扬华夏文明、展现青少年精神风貌,同时依托科技赋能地方文化传播与发展,《华夏星光》栏目组围绕核心定位与传播目标,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方案如下,确保节目内容优质、形式丰富、影响广泛。

一、《文明华夏》节目纪录片摄制计划:探秘文明根源,传播优良传统

(一)核心定位

“带领学生寻找华夏文明”为核心切入点,通过沉浸式探秘、实景拍摄与专业解读相结合的方式,打造15分钟/集的华夏文明专题纪录片,让观众跟随镜头追溯文明起源、感受文化魅力。

(二)内容规划

聚焦六大核心选题展开摄制,覆盖文明发展关键维度,确保内容兼具知识性与观赏性。

选题方向包括:

1. 文明起源类:探寻黄河、长江流域古人类遗址,挖掘仰韶文化、河姆渡文化等史前文明的历史遗存与精神内核;

2. 文化遗产类:走访世界文化遗产、国家级文保单位,解读长城、故宫、敦煌莫高窟等背后的建造智慧与历史意义;

3. 传统技艺类:记录剪纸、陶艺、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,展现传统技艺中的工匠精神;

4. 思想典籍类:结合孔庙、书院等文化场所,解读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等经典著作中的思想精髓与当代价值;

5. 民俗文化类:聚焦不同地域的传统节日、民俗活动,呈现端午赛龙舟、中秋赏月等习俗中蕴含的文化认同;

6. 人文精神类:通过探访历史名人故居、纪念场所,讲述先贤故事,传递爱国、诚信、尊师等优良传统。

(三)执行安排

栏目导演组牵头统筹,带领专业摄制团队开展跨区域拍摄,足迹覆盖全国多地,深入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文化地标与特色场景。拍摄过程中,邀请历史文化学者、非遗传承人担任顾问,同步组织学生参与实地探访、访谈互动,以青少年视角增强内容代入感。后期通过高清画面剪辑、动画还原、专家旁白等手法,提升纪录片质感,确保每集内容主题鲜明、节奏紧凑。

(四)传播目标

依托电视平台核心渠道,同步联动网络视频平台、社交媒体矩阵进行多端分发,将华夏文明的优良传统推广至全球电视观众及新媒体用户,助力文化自信培育与国际传播。

二、“星光直通车”节目综艺活动计划:搭建展示平台,彰显青春风采

(一)核心定位

“全国性综艺活动+才艺展演”为突破点,聚焦青少年群体,通过多样化舞台呈现,捕捉学生健康快乐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打造兼具互动性与感染力的综艺内容。

(二)活动规划

1. 区域覆盖: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-15个重点城市开展落地活动,涵盖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、西南等多个区域,兼顾一线城市与文化特色城市,扩大活动参与面;

2. 内容形式:设置声乐、舞蹈、器乐、语言表演、传统才艺等多个展演类别,鼓励个人、团体参与,同时穿插亲子互动、文化知识问答等综艺环节,丰富活动层次;

3. 参与机制:联合各地中小学、艺术培训机构开展推荐报名,同步开通线上自主报名通道,降低参与门槛,吸引不同年龄段、不同才艺类型的学生参与。

(三)摄制与传播

安排专属摄制团队全程记录活动筹备、现场展演、幕后故事等环节,重点捕捉学生在舞台上的自信表现、排练中的坚持付出,通过镜头展现青少年的活力与成长。拍摄内容将剪辑为综艺短片、精彩集锦,在《华夏星光》栏目及官方新媒体账号推送,同时联合地方媒体进行活动报道,扩大活动影响力。


1533903531.jpg

三、AI工作室建设计划:科技赋能地方发展,实现双效共赢

(一)核心定位 AI科技为支撑,在重点合作地方布局建设AI工作室,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产业化发展,助力地方实现经济建设与精神建设协同提升。

(二)布局规划 优先选取文旅资源富集、历史底蕴深厚或红色文化突出的3-5个地方落地AI工作室,组建“AI技术+文化策划+产业运营”的复合型团队,建立与地方政府、文旅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,确保工作室运营与地方发展需求精准匹配。

(三)业务范围

1. 资源深度挖掘:运用AI大数据分析、智能检索等技术,系统梳理地方文旅资源(如自然景观、特色村落)、历史资源(如古建遗址、名人典故)及红色资源(如革命旧址、英雄事迹),形成结构化资源数据库,为后续开发提供基础支撑;

2. 内容创意转化:依托AI生成式技术,将挖掘的资源改编为多元化文化产品——包括定制化影视剧本、城市主题歌曲、短视频脚本、图文海报等文化传播素材,同时结合地方特色设计文创IP及衍生产品;

3. 文旅融合赋能:结合资源特点与AI技术应用,参与打造“数字文旅体验项目”(如AI导览、虚拟场景互动),助力地方升级旅游景点业态,提升游客体验感;同时通过线上文化素材推广引流,扩大地方景点知名度与影响力。

(四)目标成效 通过AI工作室的运营,既帮助地方盘活特色文化资源、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,实现经济增收;又通过文化内容的创作与传播,强化地方文化认同、弘扬红色精神,达成“经济建设、精神建设双丰收”的发展目标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1. 团队保障:明确导演组、摄制组、活动执行组及AI项目组的分工职责,加强跨部门协作,确保各项计划同步推进;

2. 资源保障:对接各地文旅部门、文保单位、教育机构及AI技术合作方,争取场地、专家、技术、宣传等资源支持,提升内容专业性与项目落地效率;

3. 质量把控:建立内容审核与项目评估机制,对纪录片选题、活动内容、AI文创产品进行多轮审核,确保符合传播导向与栏目定位;定期跟踪项目进展,根据实际效果优化调整执行方案。

通过以上计划的推进,《华夏星光》栏目组将在下半年打造一批兼具文化深度、青春活力与科技赋能的优质项目,实现“传播华夏文明、展现青少年风采、助力地方发展”的核心目标。